磁分离
1939年,科学家发现了铀原子核裂变。而相关论文一经发表,便立刻便引起学界震动,也为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试验成功,同年8月6日,第二颗便被用于实战,投放至日本广岛。当时,该采用了枪式结构,其内部则是四块低于临界质量的铀235(核武器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当它被抛至一定距离后,内部炸药将会使其中一块低于临界质量的铀235射向另外三个同样处于低临界的环形铀235,从而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核裂变。
在该中,共有64千克的铀,但却只有不到1千克的铀产生了裂变,而在这1千克中,更只有0.6克转化为了爆炸能量。但即便如此,其爆炸威力也足与14000吨相媲美。在随后释放的红外线、放射线及辐射尘埃下,更造成了巨大的后续伤亡,而这也是其他武器所很难来做比较的。这种威力巨大,足以毁灭一个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武器,都让无数国家意识到了:若无法研制核武器,便不算强国,更无法威慑别有用心的国家,保护自身的人民。也正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岁月里,各国都将的研发工作视为头等大事。
1949年8月29日,苏联率先核爆试验成功。随后,英、法两国也完成核试验,我国也紧随其后。在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下,自主完成核试验,变成全球上第五个有核大国。而跟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变多的国家也拥有了核弹。毕竟,美国当年的技术再牛,也是70多年以前的技术,已然老旧。再加上此后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构造图及相关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其实都不再是秘密,也方便了后来者。但以2019年统计的数据分析来看,世界上核弹虽多,至少在15000枚以上(估算),不过其中百分之八十都在美、俄两国手中。而有核国家,更只有10个。这就相当奇怪了,咋回事?为啥都2020年了,这些国家还掌握不了这项技术?
当然,要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先得从工业实力方面说起。由于核武器的相关研究已经很透彻,所以对其原理,大部分国家都已烂熟于心。但是,当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却足以难倒一众国家。众所周知,的主要材料是铀235,它的丰度在80%以上时,才能算得上高浓缩铀。而只有达到90%以上,才能作为武器级别()使用。可以说,铀235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战略资源材料,因此除非掌握技术,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国家将其售出。
当年,美国通过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进行高浓缩铀的分离,仅仅建设电磁分离的工厂就花费了3亿美元,而后续的制造费用,更是相当惊人。而在我国,为了使第一颗爆炸,所花费资金也相当庞大,达28亿人民币。而据官方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在当年核武的研制与工业建设方面,其费用甚至高达300亿人民币!也正因此,各国若想研发核武,首先得拥有铀矿。其次,还得有相关的技术进行探矿、采矿,甚至是提炼高纯度铀的技术。而想从200吨铀矿中提取出1公斤的高浓缩铀,更是难上加难。
此外,如今只有10个国家有核,而别国并不研发制造核武的原因,也与当年签订《核不扩散条约》及《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有关。当时,由于中、美、英、法、苏(俄罗斯)五国在1968年前就拥有了核武器,因此被认定为合法拥有。条约规定:1968年后不准研制核武器,防止当年的悲剧再现,从而推动世界和平。私自进行核武研究及制造都是违法的,而有核大国更不能转让并帮助无核国家有核。对此,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条约上签了字,而这也是制约核武发展的重要的条件之一。
电话:159615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