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吸泥机

保定日报11:严细管理带队伍不停地改进革新争一流

时间: 2025-01-11 20:26:07 |   作者: 刮吸泥机

  带好记者队伍,是办好报纸的基本前提。我带队伍的主要做法是坚持逐渐完备管理制度。一是坚持质量考核制度,将稿件质量与收入挂钩。二是坚持差错登记制度,加大惩处力度。三是试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两报合并之后,我们出台了《保定日报编辑部工作制度》,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岗位工作职责;出台了以考核数量为主的《保定日报编辑部奖惩规定(试行)》;出台了《保定日报关于规范署名方式的规定》、《保定日报编辑部关于各类体裁稿件字数的暂行规定》、《保定日报好新闻评选奖励暂行规则》、《保定日报编辑部关于鼓励言论写作的试行办法》。建立起基本的管理制度。

  1996年1月1日,为了求鲜活,煞长风,出精品,《保定日报》编辑部废止了原来以考核见报字数为主的《保定日报奖惩规定(试行)》,实行了新的考核办法《保定日报编辑部考核奖惩办法(试行)》,严格限定了各种不同体裁稿件的见报字数,非重点稿件不得突破。将长期执行的以见报字数考核编采人员的办法,改为按见报稿件的体裁、质量、新闻价值来考核计酬。激励大家尝试使用较难掌握的体裁,写有份量的稿子,大胆创新。

  除了任务考核与稿件质量挂钩,我们还坚持每月评好稿。并设立了通讯员好稿奖。之后,我们又出台了一些专门奖励好稿和写好稿记者的办法。

  1996年1月31日,我们出台了《保定日报编辑部关于编委会奖励基金使用办法》,基金每月总额1000元左右,奖励副总编们认为稀缺的好稿。一经副总编提议,编委会同意,即可奖励。每次奖励30至150元。

  同日,我们出台了《保定日报关于深入采访钻研业务主任奖励基金的使用办法》。额度为各部室人员每人每月100元,由部主任同副主任研究确定奖励写好稿的记者。

  同日,我们出台了《保定日报关于外发稿件奖励办法》。宣传保定、河北的外发稿,最低奖励30元,最高奖励150元。

  我们还组织有奖征文,奖励记者、通讯员写好新闻。历时三个月的“精品消息有奖征文”大赛,奖金一等高达800元,二等400元,三等200元。共有61篇作品参赛,评出获奖作品7篇,这次大赛对提高消息写作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消息是新闻报道最常用的体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体裁,记者们撰写时往往不太经心,这也是报纸新闻一般化的重要原因。

  为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于1996年7月1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息写作的若干措施》。强调各编采环节要迅速转变“典型必然是大部头”、“消息反映不了大题材”的旧观念,大力提倡和积极探讨让消息唱主角,成强项。要求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抓精品,总编、副总编每年采写精品消息不可以少于5篇,部主任不可以少于12篇。常务副总编、副总编、编采部室主任都要认真负起责任,一要保证精品消息在显著位置及时刊出。二要严把稿件质量关,对新闻价值较高,写作不精的稿件,坚持退稿修改后再发表。对劣质稿件、人情稿、关系稿件要坚决堵住不发。决定提高消息在评好稿中的比重。根据省记协消息好作品要占好新闻评选40%的要求,将每月25篇好稿评选比例分配调整为消息9篇;版面3件,摄影美术3件,其他新闻体裁(通讯、特写、连续报道、言论、述评等)10篇。

  我们还实行了好稿评议制度,每天上午由编委会对当日见报消息进行评议。对于新闻价值重大、写作上有创意、精雕细刻的作品,由主管副总编提名加分,并在评报栏张贴,加以点评。凡被提名奖励的各类消息,计奖分值均比原分值提高一倍。每周五上午,由总编室将本周提名奖励的消息汇总提交编委会,好中选优,按3个档次评为优秀作品,分别奖励100元、80元、50元,并颁发证书。我们还根据真实的情况评出每周最差消息若干篇。评为最差消息的,不计任务分数。

  另外,我们还组织了全体编采人员参加的业务讲评会,分析消息写作中的经验与问题,以提高了编采人员的写作水平。

  为了提高会议消息、领导活动报道的质量,我们还出台了《关于规范和改进市级会议及市级领导活动报道的意见》,规定了哪些会议需要报道和如何报道、领导姓名在标题中怎么样处理、领导讲话摘要和署名文章怎么样处理、哪些领导活动需要报道和如何报道(配照片)、如何安排答记者问与专访。并规定了审核程序,来保证了这类报道规范有序。

  报纸差错是领导和读者都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极度影响报纸形象。为此我们逐渐完备差错奖惩制度。

  1996年7月1日,我们出台了《 保定日报编辑部关于进一步减少和避免差错的意见》:

  对所有稿件要精编、细编,除个别应急稿件和领导讲话外,一律誉清。否则,部主任、主管副总编、总编和出版部有权拒绝收稿。

  所有见报稿件,必须由责任编辑、部主任、主管副总编或总编三审签发,层层负责,严格把关。除当日下午或晚上结束而要求次日必须见报的市里的重要活动报道,可直接送交夜班由值班副总编审定处理外,其它稿件一律要坚持三审制。

  对原稿差错和见报差错,由总编室专人负责核实整理,然后交差错当事人所在部室的主管副总编认真审核认定,对差错当事人和发现差错者,经审定由总编室落实奖惩。

  对原稿差错和见报差错,分重大、重要、一般三个等级进行处罚。重大差错,正常的情况,见报扣罚不少于50元;未见报扣发30元;重要差错,见报扣罚30元,未见报扣发15元;一般差错,见报扣罚8元,未见报扣发4元。所扣原稿差错罚金,用于奖励堵住差错的校对,见报差错罚金用于奖励最早向总编室举报该差错的保定日报人员。

  之后,我们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工交、农经、财贸、政法、科教、副刊六个部室中开展了消灭差错,创“无差错部室”活动。对月累计差错率最低的前三名编采人员,分别奖励300、200、100元,月累计差错率最低的部室的主任奖励200元;而对月累计差错率最高的前三名编采人员,分别处罚300、200、100元,月累计差错率最高的部室的主任处罚 200元(计算方式:个人,差错罚金除以任务分数;部主任,本部人员差错罚金总数除以本部人员任务分数总数)。我们每月公布见报差错及造成该差错的责任人,并在《保定日报》内部快报上通报差错率评比情况。通过以上措施《保定日报》的一般见报差错明显减少,未再出现重大差错。

  1996年9月,我们用一周时间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改革,完善竞争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分两个层次进行,部室正主任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正副主任(含待遇)均可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竞岗。参加竞岗人员要进行竞岗演说,汇报自己的工作,讲清自己如何搞好所竞岗位工作的设想。再经过体现群众支持的群众打票和体现领导信任的评委会打票,最后由编委会、社委会根据打票情况确定聘任人选。由于每个部室主任都要在竞岗中受到一次评议,工作出色得到群众和领导肯定的方能上岗,大幅度提升了部主任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动力。在竞岗中,有三名正主任未能被聘任为正主任,有两名副主任走上了主任的岗位。

  副主任、编采人员、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聘任上岗。上述人员可通过你自己的专长,报名选择副主任岗位或其他岗位,由部室主任和主管副总编根据自己志愿和工作业绩拟出聘任名单,最后由编委会聘任。落聘人员降低待遇。经培训、试岗能胜任某项工作后,才能再行聘任。通过双向选择,聘任上岗,有两名一般编采人员被聘为副主任,一名编采人员因无人聘任暂时待岗。这项改革虽然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难度很大,但进展比较顺利。

  在这次改革中,还通过调整机构,统一了权责,加强了管理。一是将地市报合并之初确定的因人设事的组织机构,调整为因事设岗,并适度编采分开,为出好稿创造了条件;二是改变副总编分工,由交叉管理改为分口分部统一管理,即∶各副总编分别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宣传报道或某一个方面的工作,并同时主管相应版面和部室,使之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调控的权力,同时承担全部责任。这样,不仅为他们组织大型报道活动和充足表现自己的编辑思想提供了更大空间,也使他们感到了互相竞争的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调整了版面,二版改为综合版,三版也增加了综合版比重,为提高稿件时效性,增加新闻比重,突出各版特色,创造了条件。

  这次新闻改革,不仅解决了《保定日报》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打破了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不利于调动积极性的格局,使《保定日报》出现了团结稳定而又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改革后出版的《保定日报》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1996年度《保定日报》获河北省好新闻32篇,其中一等奖5篇(一篇报送“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0篇,三等奖17篇。在全国第八届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中,有一篇作品获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在1996年度中国中等城市党报研究会新闻摄影大赛上,本报有4篇摄影作品获三等奖。在中国中等城市党报研究会论文评选中,有一篇获得一等奖、两篇获得二等奖、三篇获得三等奖。在河北省通联工作研讨会和省地市报通联工作研讨会上,本报共有四篇论文获奖。

  据不完全统计,仅1996年前三个季度,本报就发外发稿102篇,其中照片22篇。人民日报见报11篇、新华社发通稿6篇、省级报刊和电台见报25篇。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等大报刊均有少数的稿件见报。7月27日《人民日报》一版发表的《保定双拥共建谱新篇》(作者顺兰、刘虎)报道了保定军地双方共建双拥模范城15年,成绩突出,连续两年被民政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版面也逐渐形成了“庄重之中求活泼、统一之中求变化”的风格。今年3月12日的植树节专版,以对称的版式风格,流畅的花边线条,加以美术设计和照片,把一个植树版搞的有声有色。十三条新闻,标题对称,大小稿对称,上下稿对称,把言论、照片、通讯、消息规划成一个对称的整体。2月12日的金融财贸版,以一个照片大拼盘为中心,把春节期间广大群众关心的肉、鱼、禽、蛋、糖、酒、菜反映给广大群众。10月1日的国庆专版,以“国泰民安喜迎国庆,形象建设,再展新容”的大通栏标题和图文并茂的鲜活的形式,反映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欣欣向荣的风貌。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出刊彩色胶印版,给广大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网站地图